片切又叫「邻面去釉」或是「牙齿减径」。
是指对牙齿邻接位置(牙釉质)进行削磨、减径、再成形的一项临床操作。
简单理解,就是把两颗牙相邻的地方磨掉一点,牙齿变小了,空隙就出来了。
注意,这里的「磨掉一点」很有讲究,一般单侧片切量不超过0.25mm。
如果去的量太过,会导致牙本质暴露、牙齿过敏等问题,使牙齿容易龋坏。
什么情况需要片切?
片切的目的非常明确。主要是为了给牙齿移动腾地方,其次也能调整牙齿形态及大小,改善「黑三角」。
a 解决轻中度拥挤
首先是配合执行正畸任务,这是它非常重要的「技能」。
轻中度的拥挤,如果不想拔牙,可以通过合适的片切获得移动间隙,来解除拥挤。
相比拔牙,片切不需要花大时间去收缝,周期会短一些,但能改善的程度有限。
b 改善黑三角
黑三角这种难缠的问题,片切也可以对付。
通过磨掉黑三角附近的牙釉质,可以让尴尬的黑三角变成平齐的缝隙。片切完牙缝比较大,需要出动正畸进行收缝。
c 改善牙齿形态
另外,片切还可以给牙齿「美体」。
比如调整牙齿大小。牙齿大小不协调,可能会影响咀嚼和美观,可以把比较大的牙齿磨小一些。
调整牙列中线。有些因为牙齿拥挤造成的中线轻度偏移,可以通过片切,再配合正畸来调整。
d 不能片切的情况
听起来,片切的好处多多啊,既不用拔牙,又能达到一定的矫治效果。
那是不是谁都可以片切?
并不是,牙齿过小、容易敏感、容易蛀牙的小天使,都不推荐片切。可能会造成其它伤害,比如牙根松动,牙齿变得更敏感等等。
片切疼不疼?
看到这,有些谨慎「怂」的小天使可能会想:「片切要去掉身体的一部分,应该很疼吧?」
其实,从理论上来说,几乎不会有疼痛感。
片切只是磨掉了牙齿的釉质外层,这一层没有神经分布,所以几乎不会引起疼痛。
你想想,片切都不需要打麻药,这疼痛度有多低,自行体会吧。
片切会伤害牙齿吗?
除了疼,在片切身上还有一个争议点:会不会伤害牙齿?
很多人担心片切会导致牙齿敏感、提高牙齿龋坏的几率。
但其实,只要片切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,这些问题大概率是不会发生的。
而且有研究表明:片切牙和未片切牙在患龋率上没太大差别。
况且人类的牙齿本来就存在一定的生理磨耗,片切实际上就是重现这个自然的生理过程。
【温馨提醒】如有疑问还可以在线客服进行一对一的交流,同时通过网上预约挂号,可享受免挂号费、全口检查费、到院无需排队优先就诊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