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牙时,很多患者有两大“害怕”,一怕拔牙,二怕打骨钉。乍一听,在自己的口腔内打入一颗钉子,总会让人不寒而栗。
其实骨钉个头虽小,但它在牙齿矫正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“骨钉”的那些事。
什么是“骨钉”
骨钉又叫做支抗钉,学名叫“暂时性支抗装置”,是植入牙槽骨的临时性迷你植体。因植入简单、性能优越,因而成为牙齿矫正的重要辅助性工具。
在矫正治疗中,骨钉是提供施力的固定源。它能配合矫治器共同拉动牙齿,让牙齿往我们想要的位置上移动。
牙齿矫正都需要打骨钉吗?
并不是每个人的牙齿矫正都需要打骨钉,骨钉的植入是根据每个人牙齿的具体情况,还有正畸医生的矫正方案来综合决定的。
骨钉植入位置需要配合个人的矫正方案,因人而异,不管是后牙区还是前牙区,通常都是在两颗牙中间植入,避开牙根。也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比较特殊的位置,例如下颌的外斜线。
打骨钉会不会很痛?
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了,有不少患者咨询:“牙齿矫正不拔牙不打钉子行不行?”其实大家对打骨钉的恐惧,更多是来源于自己的想象。
打骨钉之前需要进行局部麻醉,所以是不会痛的。同时,打1颗钉子的速度也很快,通常在5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。
麻药失效后,骨钉周围会有些酸胀,一般胀痛不适感会在1天后消退。
打骨钉有风险吗?
骨钉的风险非常小,如果非要说风险,可能就是骨钉松动脱落。出现松动之后,只需要到正畸医生处重新植入骨钉即可。平时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,以免骨钉再次脱落。
【温馨提醒】如有疑问还可以在线客服进行一对一的交流,同时通过网上预约挂号,可享受免挂号费、全口检查费、到院无需排队优先就诊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