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患者都认为老掉牙是指年龄到了牙齿自然脱,属于一种正常的老年性疾病,但实际上让我们的牙齿悄悄脱落的原因是牙周炎。
牙周炎被医学界定论为继癌症、心脑血管疾病之后,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,它虽然不致命,但足以让大多数人体会到“牙疼不是病,疼起来要人命”,甚至让患者后半生的生活质量急速下降,人苦不堪言。最关键的是,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遇上。
牙周炎的危害本是可以避免的,早期干预和日常生活行为的改变,基本上可以避免晚期牙周炎的无牙窘境。如果早期牙周炎患者拒绝治疗和忽视口腔卫生管理,那么牙龈红肿出血、牙疼、牙齿松动甚至多颗牙齿掉落会是大概率事件。
什么是牙周炎?
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,通俗的说法就是牙床发炎了,发病年龄以35岁以后较为多见。
牙周炎(periodontitis)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,导致牙周支持组织(牙龈,牙周膜,牙槽骨和牙骨质)的炎症,牙周袋形成,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,最后导致牙齿松动脱落。
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,不仅造成咀嚼功能降低,还会影响发音和美观。牙周病还与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和全身系统性疾病有密切联系,是影响口腔和全身健康的重要因素。
牙周炎会在我的口腔内表现出哪些症状?
牙周炎最初表现为牙龈炎、牙龈红肿出血、口腔异味,典型的早期症状是刷牙出血、咬物出血和晨起唾液中带血。
牙周炎中期会逐渐出现牙龈萎缩、牙缝增大、食物嵌塞等表现,有时会有牙龈肿痛。等到出现咬物无力、牙齿松动、牙缝变大和牙齿变长等症状,则提示牙周疾病已经到了比较重的程度,应尽快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口腔检查和牙周治疗。
由于早期牙周炎即不疼痛也不会牙齿松动,绝大多数患者都容易忽视其危害,等到发现症状时已经比较严重了,有些患者甚至发展到已经不能保留牙齿,必须拔牙。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是牙周病防治的关键哦!
牙周炎如何预防和治疗?
我们的口腔内是个细菌滋生的地方,细菌会粘附在牙齿上,形成牙菌斑,并向牙龈下、牙根方向集聚,侵害我们的牙周组织,引起炎症。所以要预防牙周炎,首先要重视口腔卫生清洁,每日早晚使用正确的刷牙方式刷牙3~5分钟,建议每日使用牙线清洁牙缝。
其次建议每半年到正规口腔医院检查牙齿,定期洗牙,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和牙菌斑,可以有效预防牙周病的发生。
如果已经发生牙周炎症,及时到口腔医院就诊,进行专业的牙周检查和治疗,不要因为不痛不痒就忽视掉!我们身体没有哪一个健康器官是一碰就出血的,牙龈出血了一定要去看医生。
牙周病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,在有效的牙周治疗后还需要终身维护治疗。维护治疗是指3~6个月进行牙周复查,医生根据情况采取洗牙、喷砂、刮治等方式去除新形成的牙结石和牙菌斑,防止牙周病复发,维持长期的牙周健康。
牙周炎会影响我做牙齿种植吗?
如果因为有很严重的牙周炎而拔除了松动牙,最近准备在缺牙处做种植牙,能做吗?
答案:自然是可以的。但前提是一定要将牙周炎治疗好之后再做,否则可能会影响到种植牙的效果和寿命。
想种牙,先治好牙周疾病。牙周炎患者是可以考虑种植牙的,但前提条件是牙周炎要先治疗好并获得控制。牙周炎如果没有得到控制,会增加植牙风险和难度,种植体后期很难与牙槽骨结合,容易造成种植体松动或脱落。
首先,我们要知道种植牙是需要一定的骨高度和厚度来作为支撑的,而牙周炎患者的牙槽嵴一般都很窄,从而给手术带来的难度就较大。如果牙槽骨萎缩严重,就必须通过骨增量技术补充骨量后,再进行种植修复。
其次,种植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切开牙龈植入种植体,如果没有彻底治疗牙周炎就接受种植手术,口腔内大量细菌会提升手术感染的几率,大量细菌的残留还会造成种植体周围炎,导致种植失败。
牙周炎不是种植牙治疗的绝对禁忌症,大家不需要太过于担心牙周炎对做种植牙有影响。在临床观察中以及数据跟踪,牙周维护和控制良好的患者,再种植体存留率还是可观的。做好牙周炎症的治疗、做好种植术前的检查和沟通、听从医生的手术方案建议和术后注意事项,最终的手术效果会是好结果的。
牙周炎患者种植后如何口腔维护呢?
很多患者以为做了种植牙,就有了“金刚不坏之身”,可以随便折腾牙齿了。虽然种植牙不会像天然牙一样发生龋坏,但是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,就会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导致种植体的松动脱落。
因此,种植治疗的长期成功依赖于种植体周围健康状态的维护,良好的口腔卫生和规律地专业维护对种植体周健康非常重要。
一般在种植治疗完成后的1年,应每3个月复查一次,之后根据患者的自身口腔卫生情况调整复诊间隔时间,最好每3~6个月复查一次哦!
【温馨提醒】如有疑问还可以在线客服进行一对一的交流,同时通过网上预约挂号,可享受免挂号费、全口检查费、到院无需排队优先就诊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