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
很多口腔症状都是在给我们敲“警钟”
比如牙龈出血红肿、牙齿敏感、牙痛
但是很多人不认为这些现象是牙齿出问题了
就比如牙龈红肿出血,很多人认为是“上火”
清清火就可以解决
但其实这是错误的,为什么这么说呢?
误区一:牙龈出血红肿是上火
一般牙龈红肿出血,大多是牙结石和牙菌斑附着在牙齿表面,引起的牙龈浅表性炎症症状,就是牙龈反复出血和红肿,牙龈浅表性炎症是一种慢性反复进行性炎症,如果一直都得不到有效治疗,就会进一步发展,形成牙周病。牙龈出血状况进一步加重,有时伴有牙龈充血溢脓。牙周病还会导致牙槽骨吸收、牙龈萎缩、最终牙齿松动脱落。
误区二:牙齿冷热敏感,用抗过敏牙膏就行
很多时候,牙齿冷热敏感是牙周问题导致。当牙周病发展到中期时,牙龈会随着牙槽骨的进一步吸收,萎缩得越来越严重。当牙龈萎缩至2/3时,大部分牙根就会暴露在外。此时,就会感觉牙齿冷热敏感、酸痛,牙缝进一步扩大,常有食物嵌塞在牙缝内,而且牙齿松动情况也会加重,有时会有咀嚼无力感。抗敏感牙膏其实只能起到缓解牙齿敏感症状的作用,对于导致敏感的病因,并不能起到有效治疗,因此抗敏感牙膏,一般是建议配合治疗使用。
误区三:牙齿没松动就不是牙周病
牙周病是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的元凶,但是牙齿没有松动不能就断定不是牙周病,也有可能是牙周病还没那么严重,也就是时候未到。临床有很多牙周病患者,都是等到牙齿松动或牙周溢脓时才来看牙医,其实这时牙周病的侵害已经非常严重了,甚至错过了挽救牙齿的时机。牙周病发展后期,会出现牙周脓肿,牙槽骨严重吸收,牙龈严重萎缩,大面积牙根外露,牙齿一颗颗松动,甚至脱落。
误区四:得了牙周病,拔牙最省事
我们对拔牙一直都是持谨慎态度,能保住就不建议拔。牙周病分早期、中期和晚期,在早中期通过治疗控制,是可以保得住牙齿的。即便是牙周病晚期,也应该积极治疗,这样才不至于整口牙掉光光。而且,即便你全口牙掉光了想种牙,医生也会让你先做牙周治疗,否则你的牙周炎症病菌会影响种植牙的成活,所以得了牙周病一定要尽早治疗。
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在家里自我检查,小富把牙周病常见的、肉眼可辨的症状整理了一下,大家可以对照着自检,如果有这些症状,尽早拨打0593-2872666预约看牙医:
1. 刷牙、啃苹果等牙龈出血;
2. 牙面上有黄白色牙结石;
3. 口臭;
4. 牙龈红肿、有牙周袋形成;
5. 牙根外露,牙齿变长,牙齿敏感;
6.牙齿莫名松动、脱落。
【温馨提醒】如有疑问还可以在线客服进行一对一的交流,同时通过网上预约挂号,可享受免挂号费、全口检查费、到院无需排队优先就诊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