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长期用奶瓶会变丑,这不是危言耸听。
孩子在吸吮奶嘴的时候,上颚和舌头因为嘴部用力而受到挤压,会把上排的乳牙向前推,把下排的乳牙向后推,从而导致上下两排牙齿无法接近。长期如此,孩子的上下牙齿会咬合不正,影响牙齿的咀嚼功能,严重者甚至还会影响孩子上下颌骨的发育,形成高腭弓的“奶瓶嘴”“龅牙”,让孩子变丑的同时,还有可能影响日后的吐字发音。
美国儿科学会建议:孩子1周岁时就要开始停止使用奶瓶,而到了18个月大时要完全戒除奶瓶。
咬嘴唇导致牙齿错乱
咬嘴唇看似没有什么危害,但是长期如此,造成的影响却不小。
正常情况下,牙齿位于唇舌之间,舌肌和唇颊肌的压力在牙齿内外处于平衡状态,这对维持牙齿的正常排列和唇部的自然形态,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尤其是孩子生长发育时期,如果有咬唇的习惯,就会破坏了这种内外平衡,很容易使牙齿的排列遭到破坏,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畸形问题。
具体来说,咬嘴唇会让上门牙或下门牙受到挤压,造成门牙向后推移,牙齿间出现缝隙,导致牙列不整齐而影响容貌。
单侧咀嚼导致“大小脸”
单侧嚼东西,很多妈妈对此不以为然,因为很少有孩子只单侧一边嚼东西。但其实单侧嚼东西的情况,在孩子换牙期间并不少见,因为牙齿脱落,孩子会不自觉得就用另一侧牙齿来咀嚼东西,所以在孩子另一侧的牙齿长成后,父母要督促孩子及时轮换咀嚼的牙齿。
因为长期用一侧牙齿嚼食物,会让嚼食的一侧面部饱满,而经常不用的一侧颌骨及面部肌肉,则很可能会发育不良,从而导致咀嚼肌及颌骨萎缩,面部瘦小、塌陷。一侧肥大,一侧萎缩,颜面不对称,还会出现口角歪斜现象。
AAPD(美国儿童牙科协会)和AAO(美国正畸协会)建议:切勿错过最佳纠正时期,在孩子2周岁后开始早期干预、及时纠正。孩子成长过程中因不良口腔习惯、颊肌和舌体肌肉力量不平衡引起的面形变化,都是不可逆的。
因此,家长切不可大意,遇到孩子单侧嚼东西,一定要督促孩子及时乱换咀嚼的牙齿。
夜磨牙是种病
夜磨牙时牙齿咬合力非常大,对牙齿、肌肉、关节损伤都较大。
长时间夜磨牙,会导致牙齿不同程度的磨耗,形成深覆合,即面下三分之一变短,面下三分之一变短,导致下巴变短,对面容影响较大。
同时,由于磨牙时咀嚼肌会不停地收缩,久而久之,咀嚼肌增粗,下端变大,孩子的脸型发生变化,影响面部美观。
此外,磨牙还会使牙釉质受到损害,引起牙本质过敏,当遇到冷、热、酸、辣时就会发生牙痛。因此,如果发现宝宝长期磨牙,应尽早检查治疗。
了解了这些,我们也就不难理解,为什么有些小时候长得漂亮的孩子,长大了反而不那么漂其实那是因为孩子小时候骨相还没有定格,很多孩子小时候是圆脸,只要五官漂亮就会觉得很可爱,但之后可能由于日常的一些坏习惯,脸部骨骼比例就会随之改变,所以视觉上感觉就会大不一样。所谓的“美人在骨不在皮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亮了?
【温馨提醒】如有疑问还可以在线客服进行一对一的交流,同时通过网上预约挂号,可享受免挂号费、全口检查费、到院无需排队优先就诊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