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岁左右等到恒牙全部萌出后矫正,不仅是许多爸爸妈妈对牙齿矫正的印象,甚至还有一些口腔医生也会这样建议。于是,12岁之前的孩子一旦出现了,龅牙、地包天、牙齿拥挤不齐等问题,爸爸妈妈们就开始纠结,到底需不需要现在就去看牙医做矫正?
对于这个问题,小编想告诉所有关心孩子成长的爸爸妈妈们,不是所有的牙齿问题都需要早期矫正,但有些牙齿问题错过了早期矫正的适宜时间,可能就会抱憾终生,所以,当你犹豫时,请果断去看医生。
有些牙齿问题可能不用矫正
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有一个特殊的阶段——替牙期(6~12岁左右),这个阶段,孩子的牙齿乳牙恒牙并存,会出现一些暂时性的错合畸形——大门牙中间牙缝大、侧门牙远中倾斜、下前牙轻中度拥挤、乳牙期和替牙期深咬合、第一恒磨牙萌出时没有形成尖窝相对关系等问题,这些类型的畸形,一般不需要进行早期矫正。
但是,并不建议家长自行判断,因为孩子处在生长发育高峰期,牙齿及颌骨的发育也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,处在动态变化中,暂时性错合畸形也有向真性错合畸形转变的可能,因此,建议家长应定期带孩子看牙医,请专业儿牙医生面诊后,根据孩子骨骼型、家族遗传特性和未来转变等综合判断,给出专业意见。
这些牙齿问题不能等
1、乳牙早失
如果孩子的乳牙因为蛀牙等问题过早缺失,而恒牙还没有到萌出时间,那么乳牙缺失的空隙,就可能因为旁边牙齿的倾斜移位而变小甚至丧失,导致该位置的恒牙萌空间不足,造成异位萌出,牙齿排列不齐。
一旦出现乳牙早失的情况,应请医生通过间隙保持器等手段保留牙间隙,为恒牙萌出预留足够空间。
2、反合(地包天)
反合即俗称的“地包天”,有功能性反合,牙性反合和骨性反合之分。通常功能性及牙性反颌适合早期矫正,而骨性反合则需视情况延迟矫正,甚至需要成年后进行正畸-正颌联合治疗。如果发现孩子有反合问题,需及时带孩子请正畸医生进行面诊和检查。
3、不良口腔习惯
如长期咬上唇(或下唇)、吐舌头、吮指、口呼吸等,都属于不良口腔习惯。这些不良口腔习惯会使得唇舌肌肉力量异常加载在牙齿上,容易造成龅牙、开合、小下巴、地包天等错合畸形问题,对于牙齿排列以及颌面部生长发育都将产生不良影响,因此需要早发现早干预,及时阻断其不良影响。
值得注意的是,当错合畸形由不良口腔习惯导致时,除了排齐牙齿外,关键要阻断不良习惯的发生,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【温馨提醒】如有疑问还可以在线客服进行一对一的交流,同时通过网上预约挂号,可享受免挂号费、全口检查费、到院无需排队优先就诊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