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天,小周姑娘又来粘托槽了,这个月已经是她第二次来找医生粘托槽了。她很疑惑,“医生,我就正常吃饭,也没咯到啊,托槽就掉了。为啥我的托槽总掉啊?”
掉托槽,是牙套同学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,“医生,我的托槽又掉了!”是每位正畸医生都会听过无数遍的话,因为经常会碰到患者出现托槽脱落的突发状况。
托槽掉了怎么办?
牙齿矫正期间,会出现很多的小意外,比如托槽掉了,牵引用的橡皮筋吞到肚子里去了,嘴被牙套磨破了,结扎丝断了,甚至有弓丝断了的情况……遇到这些情况,不必紧张,要尽早联系正畸医生。
托槽掉了之后,第一时间联系正畸医生,跟医生表达清楚什么时间哪颗牙齿的托槽掉了,并和医生预约好复诊时间。如果托槽仍在弓丝上,可暂时将托槽放置于原位。如果觉得不舒服,可以暂时用正畸蜡将其覆盖,避免滑动;如果托槽完全脱落了,就收好复诊时带上。
需要注意的是,千万不要等到原本预约好的时间再去复诊,托槽是牙套的核心部件,对牙齿矫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一旦托槽掉落,且不及时补救的话,会影响牙齿矫正的进度,最终会影响矫正的效果。
托槽总掉是咋回事儿?
不正规的牙科机构,使用的粘接剂和正畸材料不一定合格正规,是影响托槽脱落的一个因素。矫正时,选择专业的机构和正畸医生是非常重要的。排除这个因素,掉托槽的常见原因有:
戴牙套后饮食不当。戴上牙套之后,日常饮食要避免吃这些食物:硬的脆的食物(如排骨、鸡腿、牛肉干、爆米花、枣等);黏性大且耐嚼的食物(如年糕、软糖、口香糖、拔丝红薯等);带壳的海鲜(如虾、蟹等);易染色的食物(如咖喱、红心火龙果等),容易将矫治橡皮圈染黄;富含纤维的食物(如金针菇、橘子等),容易缠绕在弓丝和托槽上,很难清理干净;高糖食物和饮料(如糖果、蛋糕、可乐、果汁等),易患龋齿。
咬合的问题。很多时候深覆合或者牙齿移动时,在矫正过程中托槽被咬到了,就很容易脱落,就像很多人饮食很注意,但托槽还是很容易松动,这种情况,会随着牙齿移动调整咬合不断改善,医生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。
牙面的问题导致。牙齿脱矿严重的或有氟斑牙的,可能会由于牙釉质结构不良而影响粘接效果;还有一种是牙周情况差的患者,牙齿粘接面易被渗出液污染而影响粘接效果。
防止托槽频频掉落,该注意啥?
要避免掉托槽,就需要从正畸初就开始预防。
从医院和医生到正畸材料的选择,再到个人饮食注意事项,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是掉托槽的原因,在整个矫正过程中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,相互配合,才能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。
【温馨提醒】如有疑问还可以在线客服进行一对一的交流,同时通过网上预约挂号,可享受免挂号费、全口检查费、到院无需排队优先就诊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