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后,有些人明显感觉到牙“坏”了,有人选择一拔了之,有人选择置之不理,将就用着,其实这都是不对的,“坏”牙是留还是拔,要视牙齿损坏的程度,由专业口腔医生来定。
并不是所有的“坏”牙都要拔除,炎症可以控制的“坏”牙和经治疗后可恢复牙齿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的“坏”牙,是可以保留的。
哪些“坏”牙可保留?
1、轻中度龋齿,通过补牙即可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。
2、牙髓感染的牙体疾病,经过根管治疗和牙冠修复后,可恢复牙齿缺损部分和功能。
3、可控制的牙周炎症,通过牙周系统治疗控制炎症,阻止牙周炎对患牙的继续损害,减少患牙的松动和脱落,恢复患牙部分甚至全部功能。
我们每个人的每颗真牙都很珍贵,当牙齿出现问题时,医生都会选择尽力保住真牙,只有牙齿坏到一定的程度,已经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保留它时,才会考虑拔除。会影响到其他牙齿的健康和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“坏”牙,更必须尽快拔除。
哪些“坏”牙必须拔除?
1、阻生智齿,不仅易导致蛀牙,还常常会引起智齿冠周炎,导致牙龈反复发炎、感染。智齿冠周炎的可怕还在于它会向邻近的组织扩散,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口腔颌面部组织感染,需尽早拔除。
2、已经没有保留价值的残根、残冠,不仅丧失了牙齿的功能,还会导致反复发炎疼痛,给牙床也带来损害,建议尽早拔除。
3、因意外或咬硬物导致的无法保留的严重劈裂的牙齿、严重松动的牙齿,应尽早拔除。
4、有严重牙周疾病,已出现牙龈与牙槽骨分离情况的患牙,需要被拔掉。
5、引起局部或全身疾病的病灶牙,应该及早进行拔除,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。
“坏”牙不拔会怎么样?
有些人害怕拔牙,及时牙已经坏到完全丧失了咀嚼功能,还常常带来疼痛,却依然不愿意拔除“坏”牙,这会引发很多的并发症和给身体健康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。
如:
1、引起根尖感染,形成间隙感染,进而形成蜂窝织炎。
2、根尖感染继续发展会形成口腔颌面部囊肿,若继发感染,可能形成脓肿(需手术治疗)。
3、损伤口腔黏膜,“坏”牙在一个位置反复摩擦口腔黏膜,易损伤娇嫩的口腔黏膜。
4、造成咬合关系紊乱,引起牙周病、颞颌关节疾病,影响咀嚼功能。
5、“坏”牙可引发感染性关节炎、心内膜炎以及肾炎等全身性疾病。
总之,牙齿出了问题,要及时就医,由专业口腔医生来决定牙齿的去或留,实在留不住的牙齿,就要趁早拔掉,以免给口颌系统和全身健康带来损害。
【温馨提醒】如有疑问还可以在线客服进行一对一的交流,同时通过网上预约挂号,可享受免挂号费、全口检查费、到院无需排队优先就诊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