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诊拔牙时,总有患者在抱怨,拔颗牙这么简单,为什么还要做这么多的检查,简直就是浪费时间,真是这样吗?
口腔医生告诉你,牙齿虽小,可是拔牙属于有创操作,存在很多的风险,需要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,积极评估综合情况后,才能进行操作。
拔牙前口腔X线片或口腔CBCT
牙齿形态各异,牙根发育异常,特别是拔除智齿,风险较高,拔除前拍摄口腔X 线片极其重要。
口腔X 片,可以初步评估牙根形态,分析周围阻力,以及与上颌窦和下牙槽神经管的关系。当然,某些病例还需要完善口腔CBCT 检查,可以更精确的评估牙根与邻近组织的关系,可以发现更精细的颌骨病变等。
拔牙相关风险
1.断根
根管治疗后的牙齿,牙体较脆,当牙齿长期炎症累及,发生病变需要拔除时,往往与周围组织明显粘连,拔除时容易发生断根,增加拔牙的难度和时间。
下颌智齿,由于视野不佳,牙根分叉度大且弯曲,拔除时脱位的力量会导致牙根折断。一般情况下,由于下颌智齿距离下牙槽神经管较近,断根在2mm 之内,都不用特殊处理。
2.牙根移位
牙齿拔除的过程中,由于用力方向不当或者邻近组织薄弱等,牙根会发生移位,将会增加拔牙时间,加重术后反应。
比如:某些上颌窦较低平的患者,拔除上颌磨牙时,牙根容易推入上颌窦,需要扩大创口后方能取出,患者术后也会有明显的肿痛。拔除下颌智齿时,牙根可能推入下颌神经管或者咽旁间隙,术中肿胀明显,张口困难,可能需要择期全麻下取根,手术创伤和费用也会大大增加。
3.其他:骨折
临床上发生率较低,多见于下颌骨吸收低平的老年患者,一般多伴有骨质疏松,拔牙时由于锤击等力量突然增加可能导致颌骨折断。因此,此类患者拔牙时,不能盲目用力,尽量做到微创拔牙。
知识拓展:拔牙后注意事项
1.牙齿拔除后,视拔牙时间和拔牙的难易程度而指导后续注意事项,如果创伤较大,手术时间长,可以同时口服抗生素+止痛药物,当天局部冰敷,可以有效减轻术后肿痛情况,促进拔牙创的恢复。如果拔牙术区有缝线,需要一周左右复诊拆除口内缝线。
2.如果是拔除智齿,术后需要积极维护口腔卫生,待拔牙创恢复后,不用修复缺牙;其他牙齿拔除后,一般等三个月左右,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修复缺牙。目前发生缺牙后首选种植牙修复,具有易清洁、使用方便及恢复咀嚼功能好等优点。
总结: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拔牙的经历,其实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手术,也会存在相应的风险。当然,我们需要正视这个问题,当牙齿发生病变,评估无保留价值时,就需要及时拔除,科学的处理!
【温馨提醒】如有疑问还可以在线客服进行一对一的交流,同时通过网上预约挂号,可享受免挂号费、全口检查费、到院无需排队优先就诊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