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来说,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下降,肌肉萎缩严重,更容易掉牙。但实际上,大部分人50岁左右甚至40岁就开始出现掉牙现象。
这说明我国中老年人的掉牙不仅是生理机能所致,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《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》数据显示:中国成年人牙齿健康率仅为10.1%,意味着我国临床上约有9.4亿的人患有牙周炎或者潜在性牙齿病变。
牙周炎得不到临床上的治疗和合理的预防,牙周的炎症则会向牙龈深层组织和粘膜扩散形成口腔炎症,重度牙周炎表现为牙龈萎缩,牙齿松动。
良好的牙周健康是牙齿稳固生存的重要条件,炎症长期存在会动摇牙齿稳固的根基,如果不及时治疗,最终就会发生牙齿脱落的悲剧,牙周炎患病的几率在35~55岁最为常见。
如何避免牙周疾病带来的老掉牙?
1.养成良好卫生习惯
平时做好口腔清洁,每日两次正确刷牙、坚持使用牙线,以及定期检查牙齿,这些都能有效控制和消除牙周疾病。
2.定期洗牙
洗牙是给口腔做一次彻底清洁,能清除掉长期堆积在牙周的菌斑,以及刷不掉的软垢、残留,是牙周疾病的基础治疗方法,每个人都应该每年一到两次洁牙。
3.远离烟草
有研究表明,吸烟者爆发牙周病的概率是非吸烟者的3倍。如果实在做不到远离,则要更加重视牙齿清洁。
4.及时治疗
牙龈萎缩是不可逆转的,即使经过牙周治疗,也无法再恢复到初始的健康状态,如果已经患上牙周病,千万别拖,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才能及时止损。
经过治疗后,除了平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外,一定要定期进行复查,以及把之前使用的旧牙刷及时换掉,因为那上面还残留有大量致病菌斑。
【温馨提醒】如有疑问还可以在线客服进行一对一的交流,同时通过网上预约挂号,可享受免挂号费、全口检查费、到院无需排队优先就诊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