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科学技术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口腔正畸矫治作为能改善面部美感的一种口腔整形方式,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。
但是在矫治过程中,患者牙面常可见形态不规则的白垩色病损,即牙面脱矿,这严重地影响了牙齿美感和健康。
那么,如何预防和治疗正畸治疗导致的脱矿成为了日益受到关注的问题。
研究表明:正畸脱矿率高达50%-80%
国外正畸后牙釉质脱矿率为50% -80%,国内为59.4%,其与患者的牙面卫生状况、矫治过程中操作者操作的精细程度、患者的卫生习惯等很多因素有关。
正畸脱矿的原因
1、操作过程中的因素:在正畸固定矫治中,由于粘结前牙表面需酸蚀,且酸蚀面常超出托槽底面的面积,酸蚀后的牙面变粗糙,导致这一区域的釉质较完全正常的釉质密度偏低。
2、矫治过程中的因素:由于矫治器部件复杂,容易引起食物和菌斑的残留,且菌斑易聚集进一步加重牙釉质脱矿,固定矫治器粘结后,牙面菌斑pH值显著下降,脱矿加重。
3、不良的口腔卫生情况。
4、矫治患者的年龄:由于正畸患者大多为青少年,属于年轻恒牙,尤其尖牙及第一、第二双尖牙均刚萌出于口腔内不久,其在完全萌出2~3年后方能完成生理再矿化过程,此期脱矿易感性大大增加。
脱矿、白斑的危害
轻度脱矿是可逆的,早期脱矿只是牙齿颜色的改变,形态没有缺损。可以通过再矿化产品逆转修复。
坏消息是严重脱矿形成龋齿后就是不可逆的了,一旦牙齿出现了龋齿,那么就只能修补或拔除,牙齿再也不能恢复自然健康了。
当脱矿还处于早期的表面脱矿的时候,我们口腔中的唾液可以帮助它再矿化,因为唾液中本身就含有钙、磷等矿物质,是天然的矿化剂。
但如果病变来势汹汹,自身的口水都挡不住时,脱矿进一步发展,威胁到了牙齿内部,这实质上是釉质的早期龋,肉眼所能见到的最小的龋病状态,当脱矿程度进一步严重时,白色斑点就会扩大,连成一片片的,最终釉质表层就会剥离,那时就会出现明显的龋损。
正畸脱矿使用氟化物再矿化
在预防正畸牙脱矿方面,氟化物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公认。氟保护漆由于其使用后能快速凝固并粘附到牙齿上,持续有效地释放氟,阻止釉质的脱矿,适合用于釉质脱矿的高危人群和口腔卫生不良的患者。
【温馨提醒】如有疑问还可以在线客服进行一对一的交流,同时通过网上预约挂号,可享受免挂号费、全口检查费、到院无需排队优先就诊服务。